前兩天聽見一個媽媽說,她帶孩子去游泳,游泳之后,那邊的工作人員給寶寶洗澡,然后把她七個月的寶寶包皮翻開清洗了。結果看到寶寶尿道口有一些白色分泌物,工作人員還數(shù)落她一通,說寶寶的包皮平時不清潔,存了這么多臟東西,回頭寶寶得了包皮炎可不能賴別人。
她說她有點迷茫了,因為有些醫(yī)生主張不給寶寶翻包皮,怎么到這了一翻開還真存了那么多臟的東西呢?那以后到底是不是要給寶寶常規(guī)翻開包皮清潔呢?但是想想,操作起來也還是怕怕的,寶寶會不會疼呢?這樣會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沒想到寶寶日常注意的事有這么多,到底聽誰的呢,真是頭疼。
前和睦家醫(yī)院崔玉濤醫(yī)生是這樣給出的解釋。
他認為,我們?nèi)粘=o男寶寶清潔外陰,最好盡量不翻寶寶的包皮,因為寶寶3歲以前,包皮和龜頭是相粘連的,上翻反而會造成包皮和龜頭之間出現(xiàn)縫隙,可能導致細菌的侵入,造成感染。
胎兒在胚胎發(fā)育時期,包皮會伴隨著陰莖的成長而和龜頭緊密相連,并將龜頭包住,可避免在嬰兒期尿便及尿布對陰莖的損傷,起到保護陰莖的作用。另外,當孩子成年以后,包皮內(nèi)存在的神經(jīng)末梢還能增加其性生活中的性快感。
因此,剛出生的小男嬰都會有包皮過長的現(xiàn)象,這很正常,屬于生理性的。
其實3歲以前的男寶寶,絕大多數(shù)都可表現(xiàn)為包皮過長或者包莖,這段時期不容易出現(xiàn)包皮感染,如果出現(xiàn)包皮下感染,局部消炎和清洗就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療。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患有睪丸炎、包皮龜頭炎、尿路感染等生殖器疾病癥狀,應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診治。
家長如果懷疑寶寶包莖,也應等到寶寶5、6歲以后再評估是否真正的包莖,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雖然包皮環(huán)切術是一種十分簡單的手術,但是手術畢竟是手術,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做不做手術,家長和醫(yī)生都要慎重。
當然了,也有些家長說,我們從孩子出生一直都在給他翻包皮擼包皮清潔,并沒有感染過。個人認為這種概率的事情沒有人能夠預測,醫(yī)生給出的建議,無非就是提供家長參考、學習,從而最大程度預防疾病,降低患病的可能。
崔玉濤醫(yī)生建議家長們每天只需要在洗澡的時候給寶寶沖洗一下外面即可。所謂寶寶尿道口的白色分泌物,其實是包皮垢。包皮垢屬于油脂類分泌物,不溶于水,因此家長用清水反復清洗、擦拭寶寶的尿道口效果并不會好到哪里去。可以嘗試將橄欖油涂在包皮和龜頭處2分鐘左右,然后再用浸滿橄欖油的棉簽輕輕擦拭,就能很容易的去除掉包皮垢啦,也不會過分刺激寶寶的包皮、龜頭處。
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1、尿布或紙尿褲不要太緊。
2、大小便及時清理,大便之后盡量用干凈的流水清洗,水溫控制在36℃左右,保護寶寶皮膚及陰囊不被燙傷,清洗的時候把小雞雞輕輕抬起來,沖洗根部,陰囊多有褶皺,這里較容易藏臟東西,之后自然晾干涂上護臀霜。
3、不必太在意生殖器個頭大小。
4、護理過程中不可過度刺激寶寶的生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