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母親母嬰傳播的風險與母親體內病毒復制水平密切相關。近年來,各國的乙型肝炎管理指南均建議,高病毒載量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婦在妊娠晚期服用替諾福韋、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加強乙型肝炎的母嬰阻斷。替諾福韋酯在我國上市時間較短,臨床應用較少,許多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婦都想了解替諾福韋酯用于乙肝母嬰阻斷的療效和安全性問題。
替諾福韋酯在目前上市的5種核苷(酸)類藥物中,抗病毒作用最強,耐藥率最低,對拉米夫定耐藥或其他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都有效。因此被稱為“高效、低耐藥”的抗病毒藥物。替諾福韋酯屬于妊娠期安全程度B級藥物,在艾滋病妊娠婦女中有較多的安全性數(shù)據(jù),被推薦用于艾滋病的母嬰阻斷。但由于它被批準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時間較晚,在乙型肝炎妊娠婦女中應用的安全性數(shù)據(jù)較少。
幾項小樣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替諾福韋酯可以有效地降低乙肝病毒感染母親血中HBV DNA水平,未觀察到與藥物相關的對母親和胎兒不良影響,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最近,我國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隨機對照研究顯示,100例HBV DNA > 2×105 IU/ml的母親在妊娠30~32周開始服用替諾福韋酯,所生嬰兒無1例感染乙肝病毒,而100例對照組母親所生的嬰兒中7%母嬰阻斷失敗;兩組新生兒出生缺陷無差異,也未觀察到對母親和胎兒的明顯影響。
長期服用替諾福韋酯可能會影響腎小管功能,導致血磷降低。妊娠晚期服用替諾福韋酯加強乙肝母嬰阻斷,由于服藥的時間較短,且胎兒的骨骼基本發(fā)育完善,從理論上講可能影響不大,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shù)據(jù)證實。服用替諾福韋酯治療的妊娠婦女在治療期間應該注意監(jiān)測腎功能和血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