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雖然乙肝計劃免疫已經大大降低了我國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但當前仍然有近3000萬慢性乙肝患者,其中只有19%的患者在接受正規(guī)的抗病毒治療,而且不知道規(guī)范乙肝治療對于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性。一項調查研究數據顯示,有超過一半(53%)的乙肝患者不知道長期堅持規(guī)范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肝癌等嚴重肝病的發(fā)生率。
目前,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有干擾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韋和恩替卡韋等四種。這4種藥物各有利弊,如何選擇和更換藥物可以參考以下治療原則:
1.乙肝病毒攜帶者,若肝功能正常不進行抗病毒治療,若肝功能檢查提示谷丙轉氨酶為正常值兩倍以上應進行抗病毒治療。
2.注意因長期應用某個藥物出現病毒變異而令藥物失效的,注意整個療程結束后的最初3個月每月監(jiān)測一次肝功和乙肝病毒指標(HBeAg、HBVDNA),此后延長監(jiān)測時間。
3.對于病情較重的肝硬化患者和療效不好的患者,監(jiān)測力度要加強,注意病情惡化;對于療效較好者可以每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
研究顯示,通過拉米夫定3年治療,可以把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生減少近一半。因此只要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就可以盡可能的減少疾病的進展。即使已經發(fā)展成肝硬化,通過10年的拉米夫定治療,也可以使部分早期肝硬化完全逆轉,摘掉肝硬化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