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yǎng)過小孩的家長們都知道,哄孩子吃飯是件很愁人的事,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有追著孩子喂飯的經(jīng)歷。大人輪班追著喂,孩子也不一定吃,偶而吃幾口,家長像中了獎一樣心花怒放。。。那么,孩子為啥不愛吃飯呢?胃口不好會不會是有啥病呢?總不愛吃飯會影響發(fā)育嗎?
不想吃飯,醫(yī)學術語叫食欲不振,是兒童因各種原因?qū)κ澄餂]欲望,或者欲望很低,還沒吃就說飽了的一種表現(xiàn)。食欲不振如果嚴重,會發(fā)展成厭食癥,問題就會比較嚴重。
一、病因
孩子不愛吃飯,原因可大可小,可能是真有病,也可能只是個毛病(不良習慣),或可能是環(huán)境因素影響所致。
(一)全身疾病
很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會有厭食的表現(xiàn),其中消化道疾病更為明顯。結核病、肝炎、胃腸炎、寄生蟲病、感冒、貧血、佝僂病等都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
(二)藥物影響
許多藥物尤其是抗生素多能引起惡心、嘔吐癥狀,從而導致食欲下降,如紅霉素、氯霉素、磺胺類藥物等。
(三)微量元素缺乏及內(nèi)分泌激素不足也會引起食欲不振,如鋅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四)不良飲食習慣
主要指由于家長對孩子過于嬌縱,缺乏科學喂養(yǎng)和教育常識,亂吃零食,各種食品供應過于豐富,亂給營養(yǎng)品及高蛋白、高糖食品補充,反而沖淡正餐食欲,造成孩子食欲下降;也有家長安排飲食時間不合理,兩餐之間時間過短,不餓自然無食欲;更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長的不高就是飲食不夠,因而強迫孩子進食,造成條件反射性拒食,久之則會發(fā)展成厭食。
(五)氣候影響
夏天天氣炎熱,也常是食欲不振原因。
(六)環(huán)境心理因素
如小孩因病住院、初入學校、學習負擔過重、情緒緊張、過于勞累、過于興奮、活動量不足等均可引起食欲下降。
(七)各種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經(jīng)性厭食癥也日漸增多,應引起家長高度重視。
二、如何鑒別
食欲不振既然有病理原因,也有非病理的心理、撫養(yǎng)、環(huán)境等因素,如果孩子食欲不佳,就必須首先除外疾病因素。
(一)一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如果食欲低下,多為疾病所致,必須盡早就醫(yī)診治;年長兒食欲不振要特別注意是否為不良飲食習慣或情緒影響。
(二)食欲不振有無伴隨癥狀
如果孩子食欲不振僅為輕度,小兒仍活潑如常、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則多為正常,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如果孩子精神萎靡、疲倦,甚至有發(fā)燒等癥狀,則可能為疾病所致;
(三)如果家庭條件較好,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過分擔憂小兒健康和營養(yǎng),常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誘使甚至強迫孩子進食,就可能屬于撫養(yǎng)不當造成的食欲不振。
三、如何治療
(一)疾病引起的必須到醫(yī)院查明病因,由醫(yī)生辨病施治;藥物引起的要考慮停用或換用其它藥物。
(二)撫養(yǎng)喂養(yǎng)不當?shù)募议L要首先糾正自身的錯誤飲食和營養(yǎng)觀念,要知道,腹內(nèi)空空自然會引發(fā)食欲,如果給小兒過多零食,或小兒活動過少,胃內(nèi)食物不向下排空走動,血糖一直處于高水平,自然無法引發(fā)大腦中樞的攝食沖動。中醫(yī)講的,“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是有道理的。
(三)脾胃虛弱兒童可求助中醫(yī),通過中藥開胃健脾調(diào)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