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急救中心主任醫(yī)師 王雪里紅
日常生活中受點小傷在所難免,尤其是夏季,人們衣服穿得薄,皮膚大多露在外面,很容易發(fā)生外傷而出血。如若處理不當,輕則引發(fā)感染,重則會導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學會相應(yīng)的止血和處理方法必不可少。本期,《生命時報》記者專訪北京急救中心主任醫(yī)師王雪里紅,為大家講解如何科學地給身體各個部位止血。
分清出血情況再止血
王雪里紅說,外傷出血通常有三種情形。第一種是普通的小傷口,血流得很慢很少,比如擦傷、磕碰傷;第二種傷口大一些,出血呈暗紅色,比如撕裂傷、刀傷等;第三種流血來勢很兇,一涌一涌地或直接外射出血,血色鮮紅,比如異物插入、利器傷害等,這種出血最危險。
“無論是哪種情形,首先要做的就是壓迫止血,”王雪里紅解釋說,壓迫止血法分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傷口上直接壓迫,即使用干凈的紗布、手絹或毛巾直接按在出血區(qū),比較適用于第一種出血情況;另一種是指壓止血法,即用手指壓住出血點附近的動脈,達到阻斷血運、快速止血的目的。適用于第二、三種出血情況。對于指壓止血,不同部位的止血方法也各不相同。
不同部位止血方法有差異
針對身體不同的部位,止血時的注意事項不盡相同。在止血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出血部位采取個性化的止血方案。
頭面部、頸部止血。四個手指并攏對準一側(cè)總動脈搏動處,壓向頸椎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同時壓迫兩側(cè)的頸總動脈,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
肩、腋部止血。用拇指壓迫傷處同側(cè)鎖骨上窩(鎖骨上方凹陷處),自下對準第一肋骨。
手指止血。切菜時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切到手指,可用拇指和食指掐住傷指指動脈(位于指根部的兩側(cè))進行快速止血。
手掌止血。抬高患肢,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壓迫手腕部的尺動脈和橈動脈(手腕脈搏搏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