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統(tǒng)計
中國有超過 2 億人
腰椎間盤出了問題
其中,20~40 歲的年輕人
占到了 60% 以上
年紀輕輕的
怎么就腰椎間盤突出了呢?
其實
這是個婆媳鬧矛盾的故事
腰椎間盤
是個太極高手
他由髓核、纖維環(huán)、軟骨板組成
擅長以柔克剛
腰椎間盤的媳婦和老娘
則是兩塊剛猛的腰椎骨
她們一上一下
把腰椎間盤夾在中間
每當人類
運動或彎腰的時候
兩塊腰椎骨就會相互擠壓
就像婆媳鬧矛盾
腰椎間盤
默默吸收著沖擊
像個夾縫中的男人
他能平安無事
并保護兩塊椎骨不受傷
這一切的關鍵
在于腰椎間盤富含大量的水分
腰椎間盤中間的髓核
85%是水分
隨著年齡增大
水分會不斷減少
腰椎靈活度也越來越差
腰痛其實就是腰椎間盤這個零件用久了,髓核水分減少靈活降低,加大摩擦造成。而腿麻則有可能是髓核在腰椎間盤內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擠壓到了相鄰的神經根。
事實上,腰椎疾病可能導致極為嚴重的后果。比如,患者在出現(xiàn)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及感覺異常等早期癥狀如果不做治療的話,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突出的腰椎間盤可能造成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到這個時候,患者就可能出現(xiàn)行走障礙甚至癱瘓、大小便失禁等。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需骨科手術治療。
腰椎疾病近年來出現(xiàn)低齡化趨勢。其中,導致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慢性積累性勞損,除去職業(yè)原因、疾病或外力傷害所引起,由于自身保健意識不強,平時生活中發(fā)生習慣性用錯腰的情況很常見。
久坐不動,加上姿勢不正確是導致腰椎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坐著時腰椎的負荷比站立時大,此時骨盆后傾,腰椎前凸消失,身體重心移向脊柱前方,腰椎間盤受壓大。有研究表明,人體在前傾20度坐著時,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最大,而這正是伏案工作時經常保持的姿勢。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上身挺直、收腹,久坐后最好每隔40分鐘左右活動一下,如擴胸運動、向后仰腰、向上牽拉等。另外,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建議坐有腰托的坐椅,此時腰椎前凸接近直立位置,負荷也相對較小。
對于一些久站的人來說,應盡量避免穿高跟鞋,以免身體重心前移。同時挺胸收腹,保持身體直立。若需長時間保持彎腰或腰部前傾,可用雙上肢支撐上身重量,減輕腰部負荷。如已經被腰酸背痛所折磨,還應檢查講臺或柜臺高度是否合適,一般應配合自己的身高,站立時高度與髖部持平為宜。
1
1、睡硬板床。使脊柱能保持自然生理曲度,腰部肌肉處在休息狀態(tài),腰椎也輕松無負擔。
2、腰腿不受涼。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呵護腰腿不受涼,愛惜自己不過勞。
3、蹲下取重物。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4、站如松坐如鐘。不久坐也不久站,站或坐都要端正,胸部挺起,腰部平直。
5、姿勢多變化。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解除肌肉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