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諺語:
八月的梨棗
九月的山楂
十月的板栗笑哈哈
隨著天氣漸漸變冷
炒栗子紛紛上市
香香甜甜的炒栗子
是很多人喜歡的零食
一邊剝一邊吃,根本停不下來
那么你知道栗子有哪些
營養(yǎng)價值及功效嗎?
到底是生吃栗子好
還是熟吃栗子好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栗子的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
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鉀的含量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
栗子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稱,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體健康。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經常生食栗子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干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并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yǎng)物質供應,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稱。栗子還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板栗之中含有豐富并且柔軟的膳食纖維,這種物質能夠有效的幫助糖尿病患者緩解病情。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生吃板栗并不容易消化,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次性不能夠服用太多,最好能夠將板栗在平時當作一種零食服用,在兩餐的間隔服用。一些人喜歡在飯后大量的吃板栗,這是非常不正確的,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反而會令身體 攝取過多的熱量出現(xiàn)肥胖。
栗子的營養(yǎng)價值高
健康養(yǎng)生功效多
那么如何吃最好呢?
請繼續(xù)往下看~
早在唐代,醫(yī)藥學家孫思邈就說板栗是“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千金方·食治》中補充介紹說:“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強調了“生吃”這一用法。
栗子生吃有下氣、補益作用,能調氣,止吐血、鼻出血、便血,一切血證皆可用。
中老年人若養(yǎng)成每日吃風干的生板栗的習慣,可達到有效預防和治療腎虛、腰酸腿疼的目的。
建議中老年人每日早晚,各吃生板栗三四枚,把栗子放在口中細細嚼碎,至口感無渣成為漿液時,一點點咽下去,能使保健效果最大化。
板栗味甜性溫,可炒可煮,有和胃健脾的功效。熟食板栗能緩解脾虛。
將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餅,適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的兒童,以增加食欲,調理腸胃。
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虛寒所致的